疾病,心肌,患者,冠心病,生理

提問: 偶爾心口覺得憋得慌 問題補充: 女,30歲 ,最近這段時間心口覺著憋得慌,得吸氣再呼氣才覺著舒服一些,這種情況有時會持續好幾天的時間,最近還暈過一次(就是渾身沒力氣,不能動,臉色發黃,后來躺著休息了一會就沒事了),請問我這是不是心臟引起的呀? 医师解答: 心臟病是是人類健康的第一殺手,其死亡率仍遠遠高于癌癥。20%~30%的冠心病患者并無心絞痛,而以猝死為第一癥狀。目前,心臟病是全球女性第一殺手,超過三分之一婦女因心臟疾病或中風而去世。其死亡率仍遠遠高于癌癥。 在家庭中,婦女總是擔當了護理和關照丈夫和家庭成員的角色,過多關心丈夫和家庭成員,關心丈夫甚于自己。無暇顧及自身的健康,甚少關注、了解自己心臟的健康狀況。婦女發生心臟病時的癥狀可能不像男性那么典型,甚至有時隱晦不明,疑似其他的毛病。女性心血管病的現實危險,往往被人們被忽略。 許多女性喪失了對自己心血管病的警惕性,對憋氣、咽喉不適有關癥狀缺乏警覺,不理解大便用力、摒氣也是促發心肌缺血的誘因;對不良情緒缺乏疏導;沒有定期體檢和必要的醫學監督;對已有的危險因素不加控制,長期放任自流,失去治療時機,造成致殘或者死亡。 婦女心臟病可能的征兆包括:胸部中央的沉重感、壓迫感、悶脹感、扭緊感;胸痛可能延伸到頸部、背部、手臂、上腹部,引起脹痛、發麻;胸痛時常伴隨冒汗、惡心、嘔吐以及不明原因的倦怠,無緣由的緊張,腹部脹氣感,背部肩胛間疼痛等。所有心臟疾病,從病因學上講可以別分為兩大類: (1) 缺血引起的心臟病 由缺血因素引起的心臟疾病主要有:冠心病及各種栓塞; (2) 非缺血因素引起的心臟疾病 非缺血因素引起的心臟病有:各種感染造成的心肌炎和心臟病等。 不論是何種原因引起的心臟病,疾病發展到后期,大多數會引起心電傳導組織及心臟肌肉細胞的結構和生理特征發生變化。心電傳導組織和心肌細胞的結構 和生理變化,都會使其電生理活動規則——心電圖發生變化。 心電圖檢查,是一種對身體沒有任何損傷的非侵入性檢查,是一種常用的心臟疾病確診的重要方法。對絕大多數心臟疾病,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診斷意義,目前已成為醫院最基本的常規醫學檢查項目之一。心電圖機的發明者,荷蘭科學家艾索文氏也因此獲得過諾貝爾獎。 如果能多了解一些心臟疾病的發病規律,靈活地應用心電圖記錄的手段,則對疾病的早期診斷和疾病重大發作預防,以致挽救生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 早期心臟疾病患者 冠心病早期常常感到胸悶,呼吸困難及心前區疼痛,出現一些短暫(一過性)癥狀,持續時間有時非常短,幾十秒或幾分鐘就消失了。這些癥狀可能是心肌缺血引起的,也可能是肺部感染甚至其它系統疾病引起。 如果是由于心肌缺血引起的,在癥狀出現的當時或剛消失時,由于局部心肌受到缺血的影響,其生物電生理特征也會發生相應的改變。心電圖檢查,就很容易捕捉到心肌缺血的特征性病理變化,如“ST段抬高”或“壓低”等。 這些心電圖特征性病理改變,對于心臟病的診斷具有確診意義。 但是,在癥狀消失后數十分鐘再去作心電圖檢查,由于身體代償機制的作用,心臟局部供血狀況得到了改善,使心肌電生理活動正常,此時的心電圖檢查可能什么都不能發現了。因此,及時心電圖檢查對于心臟疾病的早期診斷十分重要。 (2) 對于長期冠心病患者,尤其是同時患有糖尿病的患者 由于身體的耐受性和血糖對血管壁下面種經末梢的破壞作用,使得患者主觀上對一些有害刺激變得非常不敏感。有時患者心臟缺血已經非常嚴重,但患者只感到全身輕微不適,甚至全然沒有感覺。此時,最好的辦法就是經常做心電圖檢查,一旦心電圖發現異常,患者可以據此立即進行相應的處理。從而避免心肌梗塞甚至猝死的發生。 經常做心電圖檢查,對于長期心臟病患者預防心臟疾病重大發作,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建議去三級醫院心血管內科進一步確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aobea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